欢迎光临中国都市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5月04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为什么不建议对孩子说“考不好没关系”?聪明父母说这3句话


干货分享——

前些日子去朋友家,一进门就看到她愁眉苦脸的样子。

原来她上初中的女儿期中成绩不佳,孩子又正值青春期,母女俩有了一些矛盾。

“整天想一些没用的,不好好学习,难怪成绩不理想!”

朋友的老公一看气氛不对,赶紧走过来当“和事佬”,边劝朋友好好讲,边安慰孩子:

“考不好没关系,不要紧的,咱们不用太在意。”

有的家长不想让孩子因学不好、考不及格自信心受挫,便告诉他们“没关系”,这种表达根本起不到实质上的安慰、鼓励作用。

反倒会因它背后暗含的“否定”,给予孩子意想不到的打击。


孩子没考好

“瞎鼓励”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差

如今,越来越多父母知道,平时不能给予孩子太多的打击、嘲讽和责备。

于是,习惯用“没事”“没关系”这样的表达,打消孩子的紧张和恐慌,试图用无所谓的态度鼓励孩子再接再厉。

只是,孩子听到这种话,会怎么想呢?

一场家长课堂上,主持人问所有父母一个问题:

“孩子没考好,回到家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现场的答案基本就两种:一种质问为什么没考好,另一种则开明地安慰道“没关系,下次努力就行”。

表面上,似乎后者更能让孩子接受一些。

为了验证是不是真这样,主持人邀请两位家长分别扮演父母和孩子,重现问题的场景。

结果却发现,扮演孩子的家长,一听到“妈妈”说“没关系,下次再努力就行”这句话,心情没有觉得轻松,反倒感觉比被骂一顿还难受。

这样的体验,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一只白色的熊”,可无一例外地,每个人的思维都出现强烈的反弹,很快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这个著名的“白熊效应”放在教育中同样适用:

越是不愿孩子放心上,孩子越在意。 这在某种程度就是一种“负面强化”作用,常常把“没关系”“不要紧”挂嘴边,非但不能给孩子正确的鼓励,还会让孩子越学越没自信,对学习和考试越抗拒。



父母用意虽好

但孩子听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

《陪孩子长大》一书中,作者盛琳表示:

“很多家长不知如何疏导孩子的情绪,为了不给孩子增加压力,不断提醒孩子‘不要紧张,放平心态’‘考不上XXX没关系’。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焦虑感。”

相信父母表达的初心用意是好的,只是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这些话只会被孩子解读为:

“父母这么说,看来是已经不看好我,对我没信心了……” “他们根本不懂,也不关心我,他们都看不出我有多在意难过。” “我学习有困难,可他们只在意我考得好不好,从没想过给我支持和帮助。”

别责备孩子喜欢想多,容易曲解父母话语的用意。

越是对自己有高要求,被学习压得精神紧绷的孩子,越听不得这些无关痛痒宽慰的话。

明明学习是现阶段特别重要的任务,他想方设法让自己投入其中。结果父母一句轻飘飘的“没关系”,瞬间抹杀掉自己的努力。

不管多用心,言辞多委婉,孩子听到的尽是父母对自己的否定,从而滋生出更强烈的挫败感。



聪明父母这样回应

对孩子而言,当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或遭遇其他挫败事件时,恰恰是教育的好时机。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有效的反馈及积极的影响,助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持续发展,不断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何做呢?聪明父母说这3句话。

第一句:“你觉得这次,哪个地方做得比较好?”

为孩子赋能,增加抵御挫折的勇气。

考得再差,也有孩子会的地方吧?有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吧?有孩子擅长的科目吧?

当孩子找到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比如作文写得好,数学运算好,英语口语好……他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也有不少优点呀。”

然后再接着问:“这块这么厉害,你是怎么做到的?”

孩子逐渐意识到原来我做得好不是因为侥幸,而是我平时花功夫背了,问老师问得多,笔记做得好,晨读时读了......

这么一回想,孩子就会发现:这些优势方法,是不是也可以用到别的科目或学习板块呢?

这样孩子就不再纠结自己是不是差劲、是不是笨了,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我怎样做得更好”上。

第二句:“哪些部分是你的薄弱环节?”

当孩子找回自信后,紧接着就是扬长避短了。

这时,父母要放下自己的批判心,客观、成熟地陪孩子分析“薄弱环节”。

虽说成绩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但它确实能让我们及孩子看到,在哪里丢了分,为什么丢分?找到薄弱之处,调整学习策略。

英语是语法弱,还是阅读弱?数学哪个知识点经常出错?学习方法还有哪些地方要改进,如何改进?

当孩子一步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及可改进的方面时,别忘了夸孩子一句“你现在看问题,真的是进步/成长了。”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教练式父母”给他们提供锦囊和方向。

有父母手把手地教和示范,孩子才有更大的信心认定自己能行,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能顺利过关。

第三句:“记得,保持平常心。”

告诉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好。

很多孩子,平时考试成绩不错,但一到了关键的大考,就发挥不稳定,错失好机遇。

这往往是因为他们过于看重成绩和结果,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害怕失败,害怕成绩不理想。然而,这种过度的压力和焦虑往往会适得其反,导致他们在考试中表现不佳。

作为家长,我们也应注意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分数高低,而应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力和求知欲上。只有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他们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稳扎稳打,不断进步。

因此,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把考试看作是一次决定命运的较量,而是一次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轻松的心态面对考试,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尹建莉老师说:

“人生万事,得体的方式,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用恰到好处的方式爱孩子,但愿我们都能把孩子的事放在心上,认真履行为人父母的职责,让孩子需要时有帮手,迷茫时有方向。

等他们长大成人后,无论遭遇什么,都能自信满满、坚定不移地向前冲。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携手成长!

感谢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朋友圈】

来源 | 光明少年、新东方家庭教育

布谷妈妈、家教智慧等

编辑 | 白衣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国都市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2024年12月18日,新浪&微博教育盛典在北京盛大开幕。延续“教育的力量”这一主题,本届盛典聚焦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国际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热点,邀请行业精英、专家学者、院校代表及知名博主齐聚一堂,通过演讲、论坛等形式,深入探讨科技变革时[全文]
    2024-12-24 02:25
  • 2023年,北京市教委深入开展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工作,统筹365对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手拉手”结对,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据调查,九成以上参与师生表示有获得感,城乡共同体深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文]
    2024-12-19 04:20
  • 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一段话,看完瞬间泪崩!这位妈妈深情地说道:“亲爱的孩子,相比成绩,最为重要的是你的学习态度,比起考得第一名,我更期望看到你积极进步的态度,无论何时,态度远比结果重要。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态度就如同航海者[全文]
    2024-12-19 04:20
  • 知名地理科普平台专业地理备考咨询每日更新坚持11年地理知识最全汇总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外)的最初来源。注意区别风[全文]
    2024-12-07 03:5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国都市资讯网 www.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