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都市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轮滑风驰黄浦江,上海“滑”出新高度

央视网消息:3月30日,以“轮炫黄浦,为爱奔跑”为主题的2025国际轮滑马拉松巡回赛(上海站)、2025中国轮滑马拉松公开赛(上海站)暨2025上海黄浦半程马拉松,在黄浦区外滩金牛广场盛大举行。

本次赛事共设全程轮滑马拉松、半程轮滑马拉松、10公里四分轮滑马拉松和路跑半程马拉松四个项目,采用“同起点,分时段”发令机制,轮滑选手率先开滑,由短道速滑名将任子威和韩天宇领滑,15分钟后路跑选手出发。作为亚洲首个“轮滑+路跑”相结合的创新型赛事,“三合一”模式充分展现了黄浦的多元魅力与开放包容的上海城市精神。

2025国际轮滑马拉松巡回赛(上海站)由世界轮滑联合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上海市黄浦区政府、中国轮滑协会、上海市体育总会承办,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体育竞赛管理中心)、黄浦区体育局、上海市轮滑运动协会协办,圣巴(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共有31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名运动员参赛。世界轮滑联合会主席萨巴蒂诺·阿拉库,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平,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刘君柱,中国轮滑协会主席冯连世等领导和嘉宾出席鸣枪仪式。

轮滑马拉松不仅考验速度,更考验耐力、战术和团队协作能力。经过紧张激烈的比拼,德国选手Felix RIJHNEN、哥伦比亚选手Juan MANTILLA和巴拉圭选手Julio MIRENA分别获得国际轮滑马拉松巡回赛Pro专业组男子组前三名;获得Pro专业组女子前三名的分别是哥伦比亚的Valentina CANO、Maria Jose QUIROZ及中国台北的Yi Hsuan LIU。

在中国轮滑马拉松公开赛方面,吕泽凯、蔡雅淋分别获得全程轮滑马拉松男子组和女子组冠军;张文希、刘一丹分别获得半程轮滑马拉松A组男子组和女子组的桂冠;半程轮滑马拉松B组的男子组和女子组冠军则分别由陈浩宇和王璐瑶夺得。

75岁的李佳斌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本次比赛年龄最大的轮滑选手,这是他第二次踏上黄浦的赛道。“我的心情仍很激动,黄浦轮滑马拉松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今年比去年人多了不少,我练起来就更有劲头了。”

同样来自黑龙江的李亚慧是原速滑运动员,她说,黄浦的国际轮滑马拉松赛已成为轮滑赛事的标杆。“参加这样规模的国际性比赛,对我触动非常大。轮滑人需要更多这样的舞台展示自己,你看每一个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尤其是孩子们,这也是向社会推广轮滑运动最好的方式。”

在赛事风险管理和服务保障方面,作为中国轮滑协会官方合作伙伴,中国人保派出10名工作人员深入现场,竭尽全力提供专业、全面、温暖的保险服务。比赛现场设有中国人保互动专区,吸引了大量选手和观众前来了解,工作人员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示与互动,向大家普及了运动健康保险知识,不仅增强了选手们的保险意识,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运动与风险管理并行的重要性。

本届赛事也是黄浦区以赛事流量激活消费增量的重要实践。赛事以“享游”“享品”“享购”“享宿”为主题,联动黄浦区各商业集团和商业企业,为来自国内外的参赛者提供时令商品、优惠活动和贴心服务。推出了跟着“黄马”游黄浦的六大旅游路线;联合知名中华老字号推出“品尝纯正海派味”活动;联动演艺大世界邀请大家共享文体联动饕餮宴;会同第一百货等商家推出参赛惠购享福利的各类消费购物福利;联合睿远公益发起“衣旧有爱”旧衣回收计划,让这些旧物成为有温度的爱,去往更需要它们的人身边,积极倡导绿色环保做公益的参赛理念。

赛事承办方表示,黄浦区将持续放大顶级赛事的“乘数效应”,以赛事和节庆活动为窗口,全方位展示城区形象,全面扩大城市影响力,全力提升城区能级,助力黄浦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助力上海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加快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国都市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前,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全文]
    2024-12-05 02:02
  • 2024年初冬,《小雪日记》又与大家见面了。因为主人公小雪(化名)打算就此停笔,这或许也是最后一年的“小雪日记”了。 而这也是澎湃新闻及前身《东方早报》连续第20年关注小雪一家人的故事。 时间拨回到2005年。这一年,35岁的小雪意外怀上二[全文]
    2024-12-02 02:07
  • 中新网北京11月14日电(中新财经 宋宇晟 张琼瑶 阎红心)在过去的两年里,人工智能从一个科技领域的小众名词迅速成为人人都在谈论的显学。当下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存在泡沫?AI“杀手级”应用还有多久才能出现?我们该如何看待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风险?近[全文]
    2024-11-15 02:01
  •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本报驻伊朗特约记者包小龙“这是非同寻常的一步”,德国媒体如此形容德国关闭伊朗驻德领事馆的决定。图为10月31日拍摄的伊朗驻德国法兰克福领事馆屋顶上的国旗(图/法新社)10月31日,德国外交部宣布,将关闭伊朗驻德国的[全文]
    2024-11-03 02:0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国都市资讯网 www.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